手机访问

手机扫一扫

|投诉/建议

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:30-21:00

省苏州一中国际部刘碧莹:苏州战疫的暖意故事

来源: 江苏省苏州中学国际部      编辑:佚名

不负校训,共克时艰

苏州疫情爆发以来,我们身边涌现出了很多让人心暖的人物和故事。而在众多的战疫志愿者中有一个身影,她是来自于国际部的第十届优秀毕业生刘碧莹。她的父亲奋战于抗疫一线,刘碧莹则报名了宣传志愿者,在凌晨四五点,开始奔走于社区与监测点,用温暖的文字,捕捉、记录和传递着一个个属于苏州战疫的暖意故事。

刘碧莹|Hannah

省苏州一中国际部第十届毕业生

本科:曼彻斯特大学

硕士:墨尔本大学

现从事高校媒体宣传类工作

缘起: 父亲奋战一线,女儿紧随而上

刘碧莹的志愿者证书

苏州疫情爆发以后,刘碧莹的父亲在时间冲上一线当起了“大白”,身边的人都在为这次苏州“抗疫”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,刘碧莹深受这种精神的鼓舞。但由于苏州对于一线志愿者的要求非常严格,需要注射完三针新冠疫苗才可报名,只注射了两针的刘碧莹便把目光投向后方志愿者招募信息上,即使不是冲锋在前,也依旧可以为苏州疫情提供后勤保障、物资转运、新闻宣传等工作。

“因为苏州发生疫情不是个人的事情,我觉得大家需要团结起来,就像当时克服武汉疫情一样。所以我便希望能尽可能的出一份力,也想借此报答社会!”回想起武汉疫情的刘碧莹真挚地表达。

在途: 凌晨寒风如刃,志愿之心坚决

当刘碧莹将选上志愿者的消息告诉家人后,家人无一不支持。作为一线志愿者的父亲专门同她讲述了志愿者工作的不易之处,希望她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时刻秉持着永迎万难的觉悟。刘碧莹便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在四五点天还没有亮时,忍着零下的气温每天往返于社区与监测点。冷风像刀片一样地刮在脸上,但她依旧一声不吭地坚持着。

“爸爸和我交代完之后,我就在想,既然已经有了强烈地志愿,那就代表我已经做好了要吃苦的准备,不然这份急于奉献自己的心也就不纯粹了呀。”

宣传: 以文字为器,送抗疫之“暖”

刘碧莹的志愿者工作是负责新闻宣传,在社区统计各方的捐赠物资、收集与整理志愿者人员的信息材料,将这些情况汇总成文字形式,发表成文章。即使她不是冲锋在一线的“大白”,但是却是她将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奉献、全社会的暖意“送”到了我们的面前。

“比起奋斗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,我或许稚嫩,但足够坚定。只要一想到我在为苏州‘抗疫’事业奉献自己,我就觉得特别热血与光荣!”从刘碧莹的言语中总能听出属于新一代中国青年的不悔。

触动: 熟悉的陌生人,最亲切的战友

在当志愿者的这段时间,最让刘碧莹印象深刻的是一同当志愿者的那群“最熟悉的陌生人”。她所在的社区志愿者群人数高达500多人,其中打满三针新冠疫苗的志愿者时间表达了自己能上一线帮忙,如果苏州其他社区需要,也会马上到位。虽然作为志愿者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与工作,但在面对苏州疫情之时,所有人都非常积极主动,即使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,也愿意伸出自己的援手。

“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苏州人民、江苏大家庭是很团结的,整个抗‘疫’精神、抗‘疫’气氛非常好。我们作为一名苏州人,在这关键时刻应主动承担起保卫家乡、抗击疫情的使命,尽一己之力为社区多做贡献!”刘碧莹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与决定。

心愿:

回首留学之路,唯寻心之所向

如今,刘碧莹的战疫志愿者之路已经结束,但是她还是时刻关注着各大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。她希望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可以把握当下,珍惜自己作为学生的身份,尽可能多学一些知识与技能。读大学期间可以一边学习自己的专业,一边去寻找感兴趣的领域,也能提前确定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。她觉得自全球疫情爆发以来,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,跟以前传统的工作模式或求职方式不再一样,她真心地建议学弟学妹们尽可能多与升学老师沟通,发掘自己的潜能。

“我在他们那个年纪的时候,一直想着要赶紧出国读大学、快点毕业参加工作,但是现在回想起来,在一中国际部的那三年,真的是我最快乐的时光,现在还是时常会想起那段岁月。弟弟妹妹们一定要借助这三年好好的提升自己,因为到了国外将不会有符合自身的升学建议,都需要你自己摸索。”或许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不断怀念过去开始的吧……

招生对象

品学兼优、综合素质优秀的

2022应届初三毕业生;

名额允许的情况下招收部分

高二、高三成绩优异的插班生。

录取方式

1.省苏州一中圣陶国际班课程,实行单独报名,属于提前批次录取,通过测试的考生方可在中考志愿填报“圣陶国际课程项目”。

2.按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的办法组织实施(总分不低于市区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最低控制线以下20分内)。

3月20日省苏州一中国际部开放日

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

相关新闻 更多 >